z6尊龙凯时官网十方山水,千茎春花,身心自得,在汉语语境里,“天”这个字是意味深长的,“天”中有“人”,两者是同构的,“人”是“天”的一部分也是具体显现,“天”与“人”的分离,是我们时代的观念之癌、审美之癌。在迅猛浮华的红尘,结霜的铁栅栏和长雾内外,仍有广阔的静气在;茶事归根結底是退守的,热腾腾茶汤升起的茶烟,是一种自带疗愈的静气,这至柔之气直奔深喉和心脉,以秘密的香醉方式,把人们召唤回草木之间。陆羽之茶、卢仝之茶、张岱之茶,都是以茶癖超越粗鄙,“寄其块垒俊逸之气”。唯深情者,能执时光之野耳,睁山水之青眼,燃黑夜之红炉,乘物游心一壶挥尘,饮茶,离不开茶具,在百千茶具中紫砂壶是公认的泡茶佳物,晚明人文震亨在其《长物志》中曾说,“茶壶以砂者为上,盖既无土气,又无熟汤气。”
美育家田野同时也是收藏家,对紫砂古器及各类古器有甚深研究。没有美世界将坠入永夜,美是醒世之力,亦是有无相生之道,作为各种体制的漏网之鱼,田野的心田仿佛奔涌着无尽甘泉,善于在鲜活的微妙中,把观念和事物打为一片。田野持有“有”的内证,也持有“无”的内证,这“有”是东方古代器物,这“无”是西方经典音乐,东方之美和西方之美的相携,闪耀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纯光。那生活中的生活复被召唤,2023年岁末,在田野每日隐修其间的艺术空间七持精舍,随笔作家白郎与他就紫砂个人生活史、紫砂艺术史、野公法古、紫砂文化的生活美学这四个主题,进行了一场访谈。
田野:生活中,某一个器物,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,都可能造成极深的触动。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到紫砂器。记得是1980年代初吧,母亲有次去杭州旅游,顺路去了宜兴,带回一把紫砂方壶和四个杯子,是一套。后来知道它采用的是清代中期的竹段壶型,这把壶是用模具做的,做工比较粗糙,但泥料不错,是正儿八经的天然原矿紫砂。我放学回家,会不时去抚摸这把壶。母亲注意到我喜欢紫砂壶,1980年代末去无锡旅游,又买了两把紫砂壶。现在我很清楚,其中一把就是所谓的倒把西施,壶嘴很短,把子的姿态和一般壶正好相反,上面细下面粗,是一个可爱的造型。记得母亲怕把盖子打坏,用根红色毛线绳把盖子和把子连起来。对我的紫砂生涯来说,母亲买的紫砂壶,播下了后来能够熊熊燃烧的火种。
田野:1999年,我到北京后,基本上每周末都去逛古玩市场,潘家园、报国寺。有很多宜兴人在那做生意,卖宜兴的新壶,大部分是紫泥的,也有段泥的,还有红泥的,这期间没碰到过品相不错的老壶。当时买了几把手工壶,有审美价值的现在还留着。潘家园逛壶这个阶段,大概只维持了几个月。有天我在古玩地摊上,看到一本关于宜兴紫砂古壶的书,从明始,供春、时大彬这一路下来,一直到晚清再到解放以后的工艺史。就买了一本,每天翻。古壶,尤其是明末清初这段的壶,对我有极强吸引力。没过多久,在马连道茶叶城认识了一个朋友,有次看到她桌上放了一本出版的《朱泥壶的世界》,那本书上百分之九十都是古壶。我当时如获至宝,激动得不得了,就跟她讲,能不能把这本书卖给我。她说只有这一本,可以找人替我从弄一本。拿到书后,我天天翻看,整个人是一种燃烧状态,体验到了诗经里说的, “求之不得辗转反侧”。一方面是燃烧与狂喜,另一方面是烦恼,这些古壶是怎么断代的呢?这个如此强烈,带着翻飞的失落。感觉我是把这本书吞到肚子里给消化了,整本书已被我的情感淹没了,但即便是这样,仍然满足不了我的需求。
这种困扰出现3年后,我可以把每一把壶的具体年代说得清楚。很难解释这种变化。有个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,他是时青花大王孙瀛洲的徒弟。耿宝昌小时候家里很穷,他十来岁就从河北农村跑到北京谋生,到了琉璃厂孙瀛洲的店上。孙瀛洲就让他拿个鸡毛掸子给瓷器打扫卫生,有客人来了就为他们沏茶,从来不教他怎么去辨别这些瓷器。过了很多年,有一天中午他又拿着鸡毛掸子去打扫那些青花瓷,突然间就全明白了。我想,我融化在古壶世界的这3年,也经历了这个过程。
当我解决了断代的困扰后,紧接着出现一个更大的困扰:我到哪去得到这么一件东西?2004年,我去合肥,到了城隍庙古玩城,里面有一家店,门是锁着的,我透过玻璃看到柜子上有两把邵元祥的大壶。这两把壶我在书上看到过,当时简直激动得不得了。但是去了好几次,那家店都没开门,就特别着急,到处找。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人,他那有两个没盖子的古壶身桶。他见我对紫砂那么痴迷,就告诉我曾经有段时间还能看到一些好东西,后来基本被人收走了,他说认识一个朋友,家里还有一些。在他那个朋友家里,我买了三把壶,其中有一把不是老的,是仿邵大亨的鱼化龙,那把壶我一看就知道是做旧的,但是这个人说必须三把一起卖。我为了另外两把,具体讲是为了其中一把,于是连这个仿品也一起买了。另外一把是康熙的汉方壶,但真正重要的是第三把,它是我买到的第一把真正有意义的壶,是个宝贝,今天都可以去拍卖行卖出一个很好的价格。从一些很细微的冲线可以看出,这是一把传世壶。这把壶是冷金泥的薄胎扁鼓,底款留的是“荆溪邵其中制”。但是那个人他并不真正懂得这把壶,他也不知道邵其中是谁,否则肯定不会以那个价格卖给我。实际上邵其中是邵家很有名的一个制壶师,在也很有名。而且这把壶是我见过邵其中的壶里最老的,年代甚至可以达到康熙之前,真正的清初。临走时我问他,中国还能到哪儿去看古壶、买古壶?他说上海中福古玩城里,有一个人老李在那开店,你要有机会可去看看。
2006年,我一到上海,马上就赶到中福古玩城。老李的店在三楼,我一进去就看到他独自坐在那儿抽烟,很瘦小。老李全名李荣铜,台北人,是古壶界的老前辈,他出过两本书,《荆溪紫砂器》与《朱泥宝记》,含金量挺高,书里没有一把壶有问题。他的店里摆了一圈柜子,总共三面。三面的博物架上全是老的紫砂壶身桶。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古壶,非常激动,但这些壶基本上没有完整的。我问他有没有完整的,他说保险柜里有,家里也有。当时我根本买不起完整的,就眼前这些身桶,但凡有盖子的话也买不起。那一次我买了五六个身桶,把身上的钱全花完了。此后,陆陆续续,我在老李那儿买了很多次。因为紫砂壶的缘分,我们成了好朋友,后来甚至跟亲人一般。老李说,你若能够早10年认识我,可以看到比现在多100倍的东西。我说已经很美好了。实际上他不擅言辞,也没有教给我什么,我在他那儿看到的东西有限,但是在他那儿买到的身桶和他出的两本书给了我很大帮助。这两本书我拿到以后也是疯狂地看,晚上经常做梦都会梦到紫砂。紫砂泥料对我产生了强有力的吸引力,这种吸引力无法言说,当看到某种泥料时我的心都快融化了一样。这两本书,尤其是《荆溪紫砂器》,我来回看,翻解体了四五本,书上的每一把壶对我来讲已经如同熟悉的器物,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跟老李的交流并不多,我觉得他没有我这么燃烧。过了两年,我们再交流时,他说 “我没见过你这样的人,才两年的时间对壶的年代与真伪就变得如此敏感,我见过的壶是你的一百倍,但是论对壶的慧根,你胜我太多。”
白郎:听了这些个人紫砂生活史中的日常节点,明白了你在紫砂领域的“炉火”是怎样逐渐变得纯青的。这些鲜活回忆是生命在场的求知,实际上其中贯穿着你独特的美育之道,就是音乐这一 “耳根法门”。南朝的谢赫提出绘画六法,第一法就是“气韵生动”,“气韵”,本质上就是能量的运行之韵,是活泼流动的音乐性,具体示现的形态有线态、气态、液态、固态。音乐性是审美之灵,往往代表着审美的品级。好像记得在2007年,你在人老李的朋友处买到一把直径30厘米的平盖莲子巨壶,是蒋万泉制的一把精品大壶,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?
田野:对的,是2007年,我带学生去上海参加音乐比赛,提前几天就先单独去了,为了见老李介绍的一位朋友,这人在上海新开了一家店。他的店里只有一排柜子,里面放了几把壶。我一进去就看到蒋万泉做的那把大壶,顿时被震撼住了,心止不住狂跳。我感受到紫砂的精髓尽在那把壶中,它不仅是一个器物,更是一件杰出的雕塑。这把纯光素的壶很特殊,首先,器形跟这个壶出现的年代对不上,能见到的平盖莲子壶都是明末清初的,这个器形不属于乾隆以后。有些壶就只属于一个时代,很难跨越年代在后来又出现,除非有人去仿。这个平盖莲子怎么可能出现在万泉这个年代?我觉得令人费解。没想到在道光这个年代会出现如此气度的器物。万泉实际上跟邵大亨是同一时代的人,大概是道光年间的人。万泉是历史上有记载的,有可能是最长寿的一个紫砂壶艺人,甚至到了同治年,他仍然在做壶。我觉得就这一把平盖莲子而言,从气场、气度到气质,跟大亨相比毫不逊色,他俩是那个时代的巅峰,他们的壶不会在壶底留印或者是刻款,唯一的款是在盖子内侧;大亨的壶在盖子里有一个瓜子形的印,上面写着“大亨”,万泉则是一枚很小的小方印,我那个壶盖这么大,但它只有那一枚印,“万泉”。所有万泉的壶,都有一枚小印,在气孔的旁边,壶身上没有任何印。这意味着他是一个极内敛,不喜欢张扬的人。
白郎:过去其实并没有真正过去,过去就活在每个时代的今天。高手往往根植过去,连接未来,能勘破古今,是时空的解锁者。
田野:当时我听了这把壶的报价,一下子很悲凉,因为价格远超我的经济能力。第二天老李单独去找他,跟他讲了我的情况。那个人就便宜了一些,并在老李的担保下同意我两年分期付款。于是,我就把这壶带回成都了,并在两年内付清了款项。2008年5.12那天,发生8级大地震时,我一直趴在床上把那个壶压在身体下面,整个小区的人跑到了广场上,我抱着那个壶,是最后一个从楼梯上走下去的,几百人眼睁睁看着一个汉子拿着一把很大的壶走了出来。
白郎:地震护壶的事,有刻骨铭心的幽默感。刚才说到老李,你们缘分很深,感觉这是个性情中人,交往中,有特别触动你的事吗?
田野:老李有一把自己珍爱的壶,是件孤品,壶款也是绝无仅有的:“且喜年华去复来——介溪”,多好的一句话啊。我在他家里的架子上看到这把壶就很激动,因为我第一眼看到,就知道是书上的那把孤品。他说有很多人想买这个,但舍不得卖,一直留着。那时候我们关系已经很好了,我说这把壶你可不可以考虑让给我,问了好几次,他都不愿意。后来,大概是5年前,我做了一把很满意的小文旦,把它送给老李,他很感动,要了我的地址,然后将那把珍爱的壶寄过来,他说这壶送给你了,更适合放在你这儿。
田野:这是一句诗,让我想到司空图的句子,“将取一壶闲日月,长歌深入武陵溪”。我的耳边响起舒伯特在去世那年写的倒数第二首奏鸣曲,也就是959的第四乐章,它描绘出我们生命的一种光明状态。一般的人会感叹时光流逝,有些人甚至会有被时光追杀,或者说很多人会感叹时间不舍昼夜的状态。我又想起木心讲的,“岁月不饶人,我也未曾饶过岁月”。“且喜年华去复来”,对我来说时光的流逝,不是失落或遗憾,而是一种充盈和喜悦。
白郎:塔可夫斯基曾说:“重要的一件事,是在时光中找到时光。”器物背后是人,“且喜年华去复来”,带有仿佛制壶者介溪才知道的私密性,透脱出一种恒久的喜悦。这句诗,也对应了介溪的“溪”,“ 溪”,是时光的隐喻,他被天圆地方的年华新奇地环绕着,用自己印可的方式,“在时光中找到时光”。
田野:对我来讲,这把孤品壶本身就是凝固的音乐,凝视它,会想到小时候学的一篇课文,《267号牢房》,开头有这么一句线号牢房在歌唱,我一生都在歌唱,生命就要结束,为什么不歌唱。”
田野(拿出一把白色的壶):你看这把白壶,它非常特殊。前年一个朋友把照片发给我看,后来我就买下了这把壶。这种泥料很罕见,属于白泥,但又不是一般的白泥。前年有一个小型展览,全是明清的紫砂茶叶罐,其中一些茶叶罐用了很特殊的泥料,其中一个茶叶罐的泥料和我这把几乎是一样的,名字叫定窑白,是一种很稀有的泥料。你可以看到这把壶的气质,把子和壶身的呼应恰到好处,兼具文气与张力。壶嘴的出水状态非常好。所以这把壶是造型艺术和实用性的绝佳结合。
另外一把清代中早期的壶,我拿出来让你看。泥料是一种很特殊的冷金泥,壶嘴极具筋骨感,无款。这把壶,柔中带有锋利感,泥的颗粒中带有锐度。而且壶的结构也很有特点,为了增加壶的稳定性,壶底采用的是一片底。一片底的壶底比较厚,越往上接近壶口的地方就越薄。这把壶有一气呵成的浑然节奏感,这种节奏感散发着质朴的充实之韵,实际上这是古器物一个很重要的精髓,现在很多人理解不了,这个“古拙”的“拙”,是厚重的“拙”与“朴”的组合。这把壶的整体气质是清秀的,却同样古拙,很耐看。
白郎:紫砂原料的可塑性好,有着与其他陶瓷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技艺,一般从处理泥料到坯件成形的全过程,由同一人制作完成,那这个人包括技术水平、实践经验、艺术素养、审美眼手在内的能力是决定性的。得人则兴,失人则废,紫砂艺术史的历程,与不同时期的紫砂制作大匠干系极大。
田野:器物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斑斓历史长河。陶都宜兴所在的太湖区域出土过诸多文化期的高古陶器。有一种传说,春秋时期的范蠡带着西施跑到了宜兴,指导当地人制作陶器。北宋时期,宜兴出产过很多壶,在这儿待过的苏东坡写过 “松风竹炉,提壶相呼”。但是当时的泥料更接近于陶器的料,和紫砂泥料是不一样的。
白郎:提到范蠡,想起那句,“天地庄周马,江湖范蠡舟”。江南气一直在延续,紫砂是江南气的具体呈现。茶这个字,上面是草,下面是木,中间是人,但草木的背后,还有泥土、山水和天空。饮茶这种生活方式,包括茶背后的一方天地,需要器物来承载。到明代中叶以后,以长洲(现苏州)为核心的区域,涌现出群星闪耀般的文人群体,在那样一个文气腾腾的时代场域中,可以说紫砂壶是被一股雅气呼唤出来的。那么,供春这个人,被认为是紫砂壶真正的开创者,你是怎么看他的?
田野:古人留下了很多围绕供春的故事,我认为只能算野史传闻。比如照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,供春是当时宜兴一位官员吴颐山的书童,这位员外常去宜兴的金沙寺,相传供春就是在金沙寺里看到了僧人在做壶,然后跟着学会了做壶。但是从明代到现在,就没有发现过任何一把真正站得住脚的供春壶,全是托款和后人仿制的。
田野:供春是一个很模糊的人物,相传他是时大彬的老师。但据说供春和时大彬之间还有明四家,他们都是供春的徒弟,时大彬的父亲时鹏便是其中之一,另外三位是赵梁、玄锡、董翰。当然关于明四家还有一种版本,认为其中一人是李茂林,也就是李仲芳的父亲。但是现在不仅没有一把有说服力的供春壶,就连明四家的壶也没有。清早期有一位重要的紫砂藏家张燕昌,他一辈子都在寻找供春壶,但最后也只是感叹说,看来人间瑰宝供春壶已不复存在了。崇祯年间的周高起写过《阳羡茗壶系》,关于时大彬的记述是很有说服力的。
对我而言时大彬之于紫砂,相当于之于西方古典音乐,是承上启下的跨时代人物。即便以空前绝后四个字来评价也不为过。“明代良陶让一时”,意思是明代陶器数量很多,但其中地位最高的是时大彬的。“千奇万状信手出”、“宫中艳说大彬壶”,从皇族到贩夫走卒,都在追捧他的壶,这也导致了时大彬活着的时候,对他的壶进行仿制未曾稍歇。现在国内外有好几把被认为是时大彬的壶,就国内博物馆的藏品,我觉得比较有说服力的是福建漳浦博物馆的那把壶,是1987年挖掘出来的,壶盖上面有三个足,把盖子拿过来就是一个杯子,这个壶的造型大概率和青铜器有关,应该是当时的墓主找时大彬私人订制的。因为这个壶很特殊,盖子上没有气孔,使用上肯定不方便,但是盖子又可以当成个杯子来用,这样在泡茶的时候,就不用另外带杯子了。这把壶我专门去看过,应该就是出自时大彬之手。山西博物馆也藏了一把时大彬壶。我觉得这两把比较有说服力。
田野:在我看来,时大彬是紫砂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人。简单来说他有两大成就,第一个成就是他首创并完善了紫砂壶普遍采用的拍身桶成型法,而在此之前相传供春做壶是木模成型。这些年我去现场监督工匠师傅做壶时,才发现这种手法是如此神奇,紫砂壶能够有如此魅力和美学价值,跟时大彬发明的拍身桶手法有直接关系。他的第二个成就,是作为调砂技术的完善者。在他之前,壶的泥料几乎没有人为调砂,都是直接去取自然的共生矿。而时大彬采用了配砂调砂的技术,分出了粗砂、细砂、生砂、熟砂来增加壶的肌理感。他的调砂工艺带来古拙感,再加上他把古人的瓷器陶器青铜器的精髓,转化到了紫砂壶的器形中,比如僧帽壶,是从明代早期景德镇的僧帽瓷壶中汲取的灵感。而且他对不同的泥料调什么砂,怎样的材料用什么样的造型,有一套完备的体系。其中很精彩的当属他调的粗砂,砂粗,质古,肌理匀。从表面看它的质感非常强烈,但是时大彬做壶时又极精细,要求高。据说他做的壶十之会被自己毁掉,只留下最满意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饮茶习惯发生变化,明代早期的壶都偏大。时大彬40岁那年有过一次娄东之行,遇到一些晚明的江南名士,其中有陈继儒,他们建议他做些可供一人拿在手中把玩的小壶。时大彬回去后,就开始做小壶了。刚刚我们提到了徐友泉,他是大彬的,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老师的境界,于是便另辟蹊径,大彬的东西多是粗砂,徐友泉走的是细路,可谓殚精竭虑,穷工毕至,但是临死前留下了一句感叹,“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。”时大彬有许多,其中有一个是陈用卿,外号陈三呆子,这家伙好勇斗狠,喜欢打架,其作品也代表了晚明的一个高峰。他做的有把壶与漳浦的大彬壶有类似之妙,应该是河北博物馆的藏品,这是一把很精彩的薄胎壶,底款是四个字:陈用卿制。这是公认的一把极有代表性的陈用卿壶。大彬还有个徒弟叫陈信卿,可能是陈用卿的兄弟,香港茶具博物馆就收藏了他的壶。时大彬的徒弟中还有一对兄弟,邵亨祥,邵亨裕,邵亨裕最著名的是他的苹果壶,在紫砂壶里苹果这个器形是最极简的,因而也是最难把握,最难做到位的。
白郎:提到时大彬的,不禁想起了2017年春天,咱们一起到过京都郊外的宇治万福寺,这个寺是日本煎茶道的祖庭,秘藏着隐元禅师生前使用过的紫砂壶,平时不轻易示人的,很幸运,咱们看到了这把壶,当寺僧打开大木盒,揭开层层棉纸,小小翼翼取出壶,我愣住了,没想到那么大,通高19.3厘米的壶身上,刻有铭文“茶熟清香有,客到一可喜,时大彬仿古”。当时你说这把壶可能是时大彬的高足李仲芳制的。
田野:是的,当时用双手拿着壶观察了很久,我个人认为那把壶很可能是李仲芳做的,他是时大彬的第一高足。那把壶的款型叫圆珠,也叫美人肩,那是这种款型中,我见到过的最大一只,制作时壶底是两片底。这壶是晚明紫砂的一大经典z6尊龙凯时,浑圆朴雅,筋骨感十足。
田野:对,这两个人名气很大。但是关于孟臣是有争议的,没有人能确定此人到底生于何时,甚至有人认为孟臣不是指一个人,而是指一个叫孟臣的作坊。在紫砂古壶里,托款最多的应该就是“孟臣”,尤其是朱泥壶,简直数不胜数,可以说“孟臣”二字在当时完全成了朱泥壶的代名词。所以当时有句话,茗必武夷,壶必孟臣,杯必若深,意思是喝茶要讲究三件套,茶要喝武夷山的,壶要用孟臣底款的朱泥小壶,茶杯要用“若深珍藏”款的。陈鸣远倒是真实无疑的,对我来说他简直像个神级人物。紫砂壶里最具文人气的壶,就是他做的,他不仅做壶,也做了许多文房用品,花生、板栗和菱角,这一类案头清供,无比精彩。而且他刻的字也极具文气。
田野:陈鸿寿,也就是陈曼生,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一些新高度,他是所谓的西岭八家之一,集金石、篆刻、诗文和书法于一身。他曾在道光年间担任宜兴旁边溧阳县的县令,因为嗜茶,就到隔壁宜兴找到一个叫杨彭年的制壶名家,做出了曼生壶。现在的紫砂壶收藏者大多极度重视曼生壶,后者开创了所谓的文人壶,把诗书画跟紫砂结合在了一起。陈鸿寿也参与设计了新的造型,比如曼生十八式。当时的追随者有一句,“字依壶传,壶随字贵” 。我个人并不是太欣赏曼生壶。与曼生合作的杨彭年,在当时是紫砂领域的一个代表性人物。实际上杨彭年还有一个兄弟叫杨宝年,一个妹妹叫杨凤年。杨凤年号玉禽,她可以说是紫砂史上成就极高的人之一,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,她只在壶盖里落一个很小的款,上面写着“杨氏”。她有两把很有代表性的壶传下来了,一把竹段壶、还有一把风卷葵,都非常精彩。
白郎:明代紫砂那种简净的光素感,把山水气、山林气、庙堂气浑然结合在一起,披拂着书房雅供的格调,延续了宋代的风尚和美学气脉,这种延续是很清晰的。但到了清代乾隆时期,整个中国的器物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,追求精致华美。曼生壶也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。
田野:陈鸣远之后,除了陈曼生,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,就是邵大亨。在变得浮华的世风中,邵大亨横空出世了,有人评价他说,“直追古人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”我觉得在道光那个年代,大亨和万泉这两个人才是巅峰。我觉得他们是一路的,极其简洁。
白郎:那之后就是清末了,我有一种感觉,在紫砂领域,时间越晚的器物,“精光内蕴”的那种韵味,好像变得越来越弱。你认为清末的紫砂是怎样一种境况?
田野:实际上在明代的时候,就陆续有紫砂壶伴随着茶叶传到日本了,但只是一些个人行为,不是批量的。到了康熙年间,就有大量的外销紫砂前往欧洲和日本。尤其是有大批量的巨轮珠小壶销往日本。到了咸丰同治时,宜兴制壶高手金世恒被请到日本去了,他做的紫砂器和日本非常匹配,他用日本常滑一带类似于朱泥和紫泥的泥料烧了很多壶。我有一把他的佳品,不是一个实用器,出水不好,壶嘴不是纯正的紫砂语言,而是日本那套煎茶道的语言。
田野:顾景舟是紫砂界的七大艺人之一,其他六人是吴云根、朱可心、王寅春、任淦庭、裴石民、蒋蓉。这七大艺人,我唯一欣赏的人是王寅春,他是个文盲,但是才华很高。显然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顾景舟。1985年,顾景舟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位国家级紫砂工艺大师。1991年,的老李曾去见过他,带去了闽南出土的一把“瀛台醉客”请他看,这把壶是乾隆时的,来路很清楚,顾却说这把壶是假的。可见他对紫砂的认知,并不够深入。
白郎:当今是创新时代,处处改天换地,日新月异,但从文化上,很多人错误、片面地理解了创新的“新”,这个“新”,不是时间上的新旧之“新”,而是指相对的“独创性”,这之中,除了智力的转化,也渗透着心灵的力量。如果漫长过去沉积下来的根系被毁坏,被拆除,从长期性的时空来审视,“今天”,就成了时间深处建立在废墟上的“今天”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,对不断溃散的传统器物来说,其实继承反而是一种创新,是怀着乡愁的提灯者在重铸时光之链。这些年,在紫砂领域,你以自己的监制方式在做野公法古,请具体聊聊。
田野:我对古器物的多年体悟,就是为了感受器物后面的生命气息,想要看到那双黑暗中的“明眸”。在这个过程里,不知不觉的,我对古器物的沉浸跟音乐融合在了一起。乐圣贝多芬开创了浪漫时代,但他并不是有意而为之,也不是刻意想去开创一个时代。而是因为他已经攀登到了古典主义的最高峰,当他站在巅峰的那一刻,浪漫时代就到来了。我认为紫砂的特殊性在于,紫砂的深厚是远超我所能承载的,是生命不能承受之厚重。当我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,我会被某种广阔的能量充满。我不愿意仅仅作为一个观赏者,而是想真正参与到这个过程里。这就类似于我在音乐领域提到的第一创造、第二创造、第三创造。作曲家的原创是第一创造,而演奏家把它演奏出来是第二创造。第一创造的杰出需要第二创造来呈现。我面对音乐时会用整个生命去听,甚至是把整个生命化为“听”,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“听”,而是进入到了“观”的层面,也就是说我用整个生命来面对声音和音乐,此时就进入到了第三创造的状态。第一创造和第二创造都是从宏观到微观再到那极度的幽微,而当你真正把心放进去时它又会变成一片天地,这一切都是在第三创造的作用下才能真正完成的。为了深入去实践前两个创造,你就必须进入第三创造,然后三种状态浑然一体。紫砂对我来说也是这样的,关注紫砂的强度和纯度,推动我参与到整个器物的演化过程,但到后来,我意识到,我们用整个生命去呼唤出的变化,其实是非常小的。
田野:我这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,有个学生曾描绘我,说我不是理想主义者,而是理想主义本身。野公法古开始于2006年。2004年,当我在合肥看到邵其中那把壶时,就已经有了这个念头。这一年,我第一次到了宜兴,人事物,都让我失望。后来我告诉的老李,我无法拥有书上那么多感动我的古壶,即使有机缘,它们的价格也肯定让我无法承受,但我心力的强度已超过了器物本身,所以我需要把一个个东西呼唤出来,跟这些器物合一,要达到这一点就只有靠“野公法古”,把东西做出来。他说,好,既然你有这个想法,那我带你去见一个人,因各种原因,此前我从没带第二个人去见他。
2006年,在老李的引荐下,我在宜兴见到了他说的制壶人。这个人自认为没有人比他更擅长仿制古人的朱泥壶,技艺、经验也确实不错。但我开始跟他合作,就发现他和我不在一个世界里,他的想法很简单,为了把钱拿到手,达到客户的要求,而我做壶是想跟晚明到清初的那些艺人合一。在音乐里,重奏又叫倾听的艺术,在演奏时不能只演奏自己的,还要倾听彼此的演奏,所以大多数重奏是追求和谐的,但贝多芬写的重奏就不同,他要求两个天体般的强人相互碰撞去产生新的东西,西盖蒂和施纳贝尔两个人合作的贝多芬奏鸣曲,他俩的合作不是简单合作,而是为了要产生一个新的声音。所以,野公法古在开始阶段,虽然当时我燃烧得那么剧烈,但那个师傅的状态让我必须克制自己,让自己平静下来,去花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让他来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也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我所追求的。
田野:第一次去做了6把。其中一把扁壶还算满意。我非常执着,目的就是要把壶做到看不出毛病,只要还能看出一点问题,那这个壶对我就没有意义了。这让制壶的师傅在一段时间内很恼火,因为他没遇到过我这样的,他跟我合作一把壶,比给别人做三把壶还累,但报酬是同样的。从2006年起,我几乎每年都去,我们一起在细小的微妙处下功夫,我用了近4年时间来让他完成对我的了解。师傅的状态跟我有直接的关系,我们的情感越来越深,情感的底蕴逐渐开始起作用。合作过程中,在我的影响下,他也爱上了古器物,这对他产生了良好滋养。
田野:我只有一个核心意念,好壶结合了造型美学和实用性,要把晚明到清初那些感动我的壶全做出来。
白郎:如今是手工的溃败时代,一切都笼罩在工业与科技的巨翼之下。古壶是手作之物,而手是心的延伸,这就意味着,制壶者须有深切的情感和心源状态,如果没有这些,那做出的器物就是冰冷的,这也是今天的器物为什么不如古时的内在原因。今天很高兴看到了野公法古中的一些壶,请选几把来聊聊。
田野(拿着一把大文旦):像这把朱泥大文旦,是我2021年做的,泥料是梨皮朱砂。这么大的文旦其实很少。文旦是闽南地区特有的。关于文旦有两种说法,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壶的器形像柚子,而柚子在闽南语里就是文旦。还有人考证说有一位清初的制壶人叫李文旦。总之是名称跟器形有一定的关系。文旦壶也有一些变体,我做的这只是标准器。古人讲,“备五文于一器,具百美于三停”,这把壶一气呵成,有充盈的力量感,却又丝毫不发紧。
再看这把古莲子壶,它的气质比较古拙,却又十分精纯。首先从材料上,朱砂的这种质感和它的造型统一于它的气度,形成了一个气场。
再看这把紫泥壶,是2020年做的,原件在故宫博物院,我监制的这把整体质感更细。这个泥料出现于明末清初,被称为满天星,颗粒跟泥的颜色区别明显。这把壶的语言来自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,尤其是它的壶嘴、盖子和钮。
再看这把古莲子壶,原件在,品级很高,造型很古拙。我监制的这把属于古莲子造型里最清秀的一种,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“秋水”。这把秋水呈现了古莲子的精髓器形,对我来说,这是以古人的方式超越古人的尝试。
再看这把去年做的方壶。难度极高,因为制作时不是拍身桶,而是四片相接成型。这是野公法古中一把最美的朱泥方壶。这把原件在,底款落的是,“窗前夜雨残灯在”。
白郎:好个“窗前夜雨残灯在”。十年饮冰难凉热血,坚韧地做一件事不容易啊。野公法古在执行中有没有什么缺憾呢?
田野:有的,最大的问题是材料。黄龙山的矿早就封了。我在法古的过程中,尽可能去探寻古人为什么一定用某类泥料与特定的器形相匹配。比如说秋水,从来没有紫泥的秋水,也没见过段泥的秋水,秋水全部是朱砂的。而与之类似,从来不可能有朱泥的苹果,不可能有段泥的苹果,苹果的泥料都是细腻的紫泥。所以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,有些我很想做的器形,找不到符合对应要求的泥料。比如日本宇治万福寺的那把壶,迟迟没做,比如说前不久在西泠印社拍卖的那把陈鸣远的方壶,叫无垢壶,那是近十几年来拍卖会上出现的最好的鸣远壶,非常雅。这些壶我没法做,都是因为泥料的原因。即使不封矿,很多泥料也找不到。野公法古的泥料,和古壶的料几乎一致,有同样的气息。实际上你看到所有法古的壶,泥料都是别人家自己存了几十年的,而且量少,有的少到做完一次就没法再做第二次了。
白郎:每年冬天或春天,你都要前往宜兴践行野公法古,在今古的时空中穿越,曾经听你讲起过黄龙山的月夜。
田野:那是2009年,当时我就住在黄龙山的一个院子里,还有条狗陪着我。一个夜晚,我去一个朋友家看几把他收藏的古壶,待到很晚,朋友开车送我返回,车到山下,我说就在这儿停,想下来走一走。皓月当空,整座黄龙山被照得幽白,我就一个人在那儿,头顶月亮,沉入寂静。凝视着曾经的紫砂矿山,突然一下,我泪流满面,一瞬间仿佛穿越到了明代的劳动场景,身边某个地方点着灯,灯下有很多人,有挖矿的,有运泥的,这些人从我身边走过,历历在目,如此真实,我能嗅到他们身上流着的汗,他们的笑容、甚至他们穿的服装上面的污痕。有些人推着车朝我走来,得给他们让路,要不然会撞着我。明月直入,虚空粉碎,借着神秘的月光,我穿越时空回到了400年前,感动极了。
白郎:有心人激活了历史记忆,也是美通过爱,在对往昔进行召唤。这些年,你不断坚持法古,必有微妙处,或是别出心裁处。
田野:制壶中,奥秘在弧线,成败就在这弧线。为了让做壶的师父理解我的内心感受,我甚至要画给他看,让他知道对紫砂器而言,所谓的直线要用弧线来理解,而弧线要用直线来理解。壶身上的弧线,虽然表面上看确实是弧线,但是我要让他理解弧线下面的筋骨感,为此我就要给他讲解商周时期的高古玉上面画的一些弧线,比如凤鸟、云纹啊、龙纹,由于当时工具的限制没办法直接画出弧线,所以这些弧线实际上是用短的直线切线,一根一根切成弧线。这些弧线是由直线组成的,这就是为什么要用直线来理解弧线,反之亦然,比如说一条十公里长的直线,我依然可以用一个巨大的圆规来划出这条线。当这把巨大的圆规画出了一个足够大的圆,我们在圆周上截取一小段那它就是直线。同理,最大的角不是尖的而是圆的,站在非洲的好望角的尖端上是看不到那个尖角的,因为它足够大。在做活的过程中我会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师傅这个道理,而且还必须挑他注意力集中的时候。
有些时候为了突出某个重要局部,就要适当放弃其他部分。另外一个要点就是声音。在正式做壶之前,我会预先想好这个师傅在做这把壶时要听到什么样的声音。除此之外,我会用手机放一些精心选择的音乐,比如说做某把壶时放的音乐,而做另外一把时放舒伯特的,让声音成为空谷中幽兰的芬芳,若有若无。呵呵,这些器物是在音乐的加持中诞生的。
白郎:起于无作、兴于自然、成于感激。强烈而放松时,感知力会步入佳境。好作品往往诞生于妙手偶得的无心状态。每个人做壶有其速度调性,你会选择快,还是慢?
田野:这不一定。在不同的阶段,节奏是有变化的。独立苍茫,万千孕育,有些时候是你自知在发功,而有些时候看似你在对其他东西发功,实际上已经在孕育了。在某一个阶段,须把能量推进到过去那些年积攒的一笔一划中,而要进入到韵的时候,就不能太硬,必须放松,否则这个韵很难出现。后来意识到,当我对作品注入强烈能量的时候,注入的能量里面还包含着一种放松的能量,是两股能量的同时注入。当我在注入能量的时候,还有一个自我在关照着我,而这个关照恰恰是需要放松才会生成的。气韵往往就在这个放松之中。有些壶是一口气做出来的,没有停顿,它就是本自俱足的一个完整生命,这正是我想要的。
白郎:咱们再从审美和美育的角度,来聊聊紫砂文化。埃里卡•达万说过一句话,“并不是完全放弃我们的知识或观念,而是从观点中跳脱出去,站在我们的世界观之外,开辟新的视角以解释和理解这个世界,”那对紫砂的审美来说,培养独特的视角和透视的能力挺重要的,这里面也涉及到需要了解雕刻时光的紫砂艺术史,从而睁开审美之眼。
田野:我们提到的紫砂,专指宜兴的紫砂。紫砂这块的鉴定鉴赏,在器物领域里是最难的。其中一个原因,是今天的人们很少有机会真实接触到高品质的紫砂古壶。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有这么多机缘接触到古壶,然后去师古人,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,是深入了解器形。器形跟年代有极大的关系,什么样的器形在什么样的年代出现,延续与变迁,等等。比如石瓢这个造型,在道光之前,几乎没见到。还有就是感受紫砂壶的气息,看一把壶的气息是否纯正的,得去研究古人的器物,才能明白什么叫纯正。现在有太多的壶,充斥着各种妖孽气。你刚才提到审美,我在音乐里发明了一个词,叫情感定位,这个词同样可以用于紫砂的鉴赏,如果看到某一个造型,给我带来一个与其对应的情感状态,这也是情感定位。
白郎:今天的紫砂,有很多问题,首当其冲是泥料出了问题,甚至有些料掺了化工元素。但一般的大众不可能对紫砂壶有深入认知,那对喜欢紫砂、用紫砂器来泡茶的这些人,你有什么建议?有没有什么基本常识是需要注意的?
田野:虽然我并不是太欣赏顾景舟,但他有一句话是对的,“什么样的人玩什么样的壶”。我认为审美也好、美育也好,必须回到“人”这个主体上,鲜活的审美永远不会是普遍的社会行为,而是个人行为。但现在太多人对于紫砂的热爱,是彻头彻尾的社会行为,他们热衷于这个人的报道,这个人的职称,以及对这个人的宣传。那么回到基本常识,喜欢紫砂壶,最重要的还是泥料,需认清属于泥料的常识,因为紫砂的灵魂就在于材料。只有对紫砂壶,我们才会去探讨材料本身,甚至给它取名字,比如天青泥,冷金泥,冷金黄,梨皮,等等。在瓷器领域最不得了最稀有的汝窑,难道我们会去探讨瓷胎的材料吗?但是对于多数玩紫砂壶的人,他们甚至碰触不到这个问题,都是看别人宣传什么吹捧什么就买什么。要知道做壶的、卖壶的和买壶的往往是同一种人。少数对泥料有足够认知的人,他们自然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泥料,就目前来看,仍然是有机会找到符合要求的泥料的,除了可以向手头有存货的人收购老泥料,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外来的泥料,它们不产自宜兴本地,来自宜兴附近甚至更远的地方,其中也有不错的一些料,有的甚至可以和黄龙山的泥料相媲美。话又说回来,对于那些真正的紫砂爱好者,我的建议,还是尽可能多地去看古壶。
白郎:我对紫砂的认知不深,用壶泡茶的这些年,有次在家乡玉龙大雪山的寒岩白雪中携壶饮茶,颇难忘,曾记述道:“在雪肥大峰照野白,磅礴雪岩烈烈,片片寂光浸出玄色。雪霁甚,好大的雪色,天半寂野,只吾等四粒人,踏雪而行,沐冰气,至北端牧场,于褐色板屋外,择一敞处,以两根旧木为茶席,取所携之古盏、紫砂壶、竹则、热水瓶,泡古树普洱,坐野雪,对万仞雪峰而饮,万朵岩气中,雪山岩韵直入深喉。虚空一遍遍循环往复,阵阵野籁吹击,风之语微醺,托契乘雪,步入峰根,山灵之召引赦免了粗粝而溃坏的现实,心中振起飞鸟与古铁。”
我认为在文化脉络上,紫砂也有三个脉。第一个脉是线脉,也就是外化的表象,包括颜色形制材料。第二个脉是心脉,即精神性的传承,这个脉来自古今同构的那么一个心源。第三个脉是气脉,其本质是生活——文化的内存即是不断层垒和衍生的生活,所以气脉是从活态的生活中升起的。传承、守护与革新,是意志也是能力,今天,我们往往无法连接古人,根本问题还是出在心脉和气脉崩断了。
对古壶的认知是很重要,但一般人少有机会接触到,更别说上手了。真实的气息中,隐伏着场所精神,你的美育之道,很打动我的一点,在于你的内心、你的生活跟古器物包括古壶是浑然一体的,还有你钟爱的音乐也是融在其中的,日常中的每天,你可以率着性情穿越古今中西,边听西方经典音乐边用古壶喝茶,这跟在博物馆以旁观者看古壶是截然不同的。
田野:多年来,我身在其中,没过多去想这些问题。归根结底,每个人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结果,环绕在我身边包括紫砂器在内的各种古器物,我的音乐,对我自己来说就是生活本身,这些对我来讲属于个人行为,没有谁来教我。我遵循内心的韵律,不被时代所挟持,与其说这是一种审美体现,倒不如说这就是我的生活。
田野: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,后来我意识到他们只是希望自己显得对紫砂这个东西感兴趣,那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。如果真的喜欢紫砂,我的建议是应该把紫砂理解成一种用来传承中华传统的器物,尽可能的去了解古壶以及文献资料,与此同时,尽量少接触近几十年的东西,因为这条路已经越来越偏离了。
白郎:以古为镜,历史就是一面铜镜。《哈德良回忆录》的作者尤塞纳尔坚信,“历史是一所获得自由的学堂”。这话挺有深意。在日本语境中,岁月的印迹被称为“侘寂”,“侘”指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,“寂”是时间残缺的光泽,指自然形成的锈迹,侘寂美学的核心观念,是时间秘密的汁液、时间沉积的魅力。同样,凝视时间的历程,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紫砂的本质。
田野:说到底是这颗心。有把古壶的底款就刻着,“平生一片心”。我年轻时候投入了很多精力、很多情感去体验西方艺术,尤其是音乐。进入到30岁后,因为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,很自然就回归到了传统文化。
白郎:这其实是一个挺重要的话题,带给我太多怅然。一百年前,就是清末民初那个时代,东方涌现出了一批有卓越眼光的人,像中国的梁启超、蔡元培、陈寅恪,印度的泰戈尔,日本的内藤湖南、冈仓天心,身为东方人的他们,看到西方的各种浪潮正在涌来,他们了解西方,甚至在西方求学,但在文化上返回到东方的根脉上,想在学贯东西的前提下来重构文化的脉,并将现代性融入其中。冈仓天心曾长期待在美国,他的《茶之书》就是用英文写的,想通过这本书向西方示现东方人的生命观、文化之根和生活美学,在当时算得上是一记棒喝。现在,我们重提这个话题容易,但想践行下去并做好,真是很难了。
田野:说到这个话题,我要求自己成为那个做的人,而不是说的人。你提到的这批人,他们更多还是在理论层面,具体到器物时,他们未必能够真正的连接到事物本身。所以我个人更加欣赏柳宗悦,觉得他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。
白郎:柳宗悦发起的民艺运动令人印象深刻。我觉得他民艺馆里的那些器物,美学品级未见得有多高,大多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实用器,散发着原生态的活泼生命力,体现了他在美学上追寻的那种清澈本色的喜悦。显然,审美的脉动,有雅脉,有俗脉,这两个脉实际上是一体的,就像文人气和山林气。
田野:我认同的紫砂器,饱含活力,既有文人气也有山林气。清初有一把名叫半月的紫砂壶上,刻了这样一句,“犹带源头石髓香”。